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

时间:2024-12-07 14:39:16
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

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

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,时常需要编写教案,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。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?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,欢迎大家分享。

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

教学目的

认识8个生字,理解“自惭形秽、神采飞扬、热泪盈眶、妄自菲薄、自言自语”等词义。

阅读课文,能抓住课文主要内容。

联系生活经验,认识到不能妄自菲薄,要自尊自信的道理。

分角色朗读课文。

教学重点

分角色朗读课文,抓住课文主要内容。

教学难点

联系生活经验,认识到不能妄自菲薄,要自尊自信的道理。

教学过程

一、导入新课

1、提问:谁去过长城?谁知道长城砖是什么样子的?

2、教师小结:长城是我国劳动人民修建的为了抵御外来侵略者用的。长城上的砖一般重量为15千克,长36.5-38.5厘米,宽18-18.5厘米。厚9—9.5厘米。今天我们来看一看这篇童话中的长城砖有哪些经历,遇到了什么问题,看看我们能不能帮助它。

二、检查学生自学生字情况

1、字词:绵延、防御、羡慕 、自惭形秽 、软缎 、陈列、镀金、里程碑、热泪盈眶、刚毅、灵魂、妄自菲薄

2、解词:

自惭形秽:原指为自己的容貌举止而感到惭愧,后来泛指自愧不如别人。

绵延万里:延续不断,很长很长。

妄自菲薄:过分地轻看自己。

里程碑:比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可以作为标志的大事。

三、阅读课文

1、学生自读课文,边读边批注。

2、思考:

(1)在武器高度发展的今天,长城砖产生了哪些想法?

(2)后来发生了一件什么事?

(3)听到人们对自己的高度评价,长城砖的思想有了什么样的转变?

3、展开小组讨论,合作学习。

4、全班讨论。

5、分角色朗读。注意长城砖的心里变化过程,先是自惭形秽后惊讶而深思,到自信的语气。

6、提问: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?(武器高度发展的今天,长城砖失去自信。有一天他被运往美国一座大城市展览,在人们的赞扬声中,他重新认识到自己的价值,懂得了要自尊自信的道理。

7、教师总结

你是如何理解文章中的最后一句话的?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的想法。

四、小结

我们每个人都要有自信心,自尊心,有的时候可能会遇到一些挫折或被人冷落了,但不要妄自菲薄,正确对待。成功了也不骄傲,这样才使我们有一个积极的生活态度,保持良好的心态。

板书设计

20 长城砖

自惭形秽 —— 赞扬 —— 自尊自信

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

[学习目标]

1.学会本课生字词,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。

2.理解课文内容,了解叙述顺序,体会思想感情。

3.了解童话的表达特点,学习语句浅显、简洁的表达方法。

4.能正确、流利、有感情的朗读课文。

[教学重点]

体会本文思想感情,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。

[教学难点]

了解童话的表达特点,学习语句浅显、简洁的表达方法。

[课时安排]

两课时

第一课时

一、导入新课

1.板书课题,提醒注意“树”中间的“又”第二笔变为了点,然后齐读课题。

2.引导质疑:看了课题以后,你想知道些什么?有什么疑问?

(把有关“去年的树”的命运的问题确定为主要问题。)

二、整体感知

1.指名接读课文,其余注意倾听,看是否能朗读得正确流利。

2.正音,重点学习四个生字词的读音,齐读词语。

3.学生自由朗读课文,注意正确、流利,边读边想:这篇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?

4.再次指名接读课文,分别是从开头到“向南方飞去”、从“春天又来了”到“鸟儿向山谷飞去”、从“山谷里有个很大的工厂到“鸟儿向村子飞去”、从“在一盏煤油灯旁”到结尾,逐段引导学生说说:这是在什么地方?发生了什么事情?教师相机板书。

然后,让学生结合板书说说本课的主要内容。

三、学习第一部分

1.自由读课文,看看从中知道了些什么?

2.讨论交流:

(1)鸟儿和树之间有了一个什么约定?

(2)这是一个怎样的约定?结合“一定”理解鸟儿的郑重承诺和决心。

(3)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?引导体会二者之间的深厚感情。

3、指导朗读树和鸟儿的对话。(练读、同桌分角色读)

四、学习第二部分

1.指名读,思考:树会怎样被人伐倒?鸟儿会怎样向山谷飞去?

2.根据个人理解,完成填空:

鸟儿()地向山谷飞去。

3.交流答案,谈谈自己的理由:

(1)飞快、急匆匆、慌忙——因为鸟儿很想找到树。

(2)担心、忧虑、伤心——因为挂念自己的朋友。

在山谷里,鸟儿找到自己的好朋友了吗?故事会怎样发展呢?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。

第二课时

一、学习第三部分

1.指名读课文,思考:树是怎样被做成火柴的?鸟儿会怎样向村子飞去?

2.根据个人理解,完成填空:

鸟儿()地向山谷飞去。

3.交流答案,谈谈自己的理由。

4.指名分角色朗读课文,齐读自己改动后的最后一句。

二、学习第四部分

1.轻声读课文,鸟儿找到树了吗?她做了些什么?

2、引导理解:

(1)“她就唱起去年唱过的歌给灯火听。”为什么要唱去年唱过的歌?

(2)鸟儿睁大眼睛,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。

(3)唱完了歌,鸟儿对着灯火看了一会儿,就飞走了。

后两句话中,鸟儿都在“看”,她在看什么?那一刻她在想什么?她两次看得一样吗,想得一样吗?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化的阅读和多元化的理解,只要合情合理就予以肯定。

3、指导有感情地朗读最后三自然段。

三、交流感受

1.我们一起读了这个故事以后,你想到了些什么?你想说些什么?(对鸟儿、对树、对作者。)

2.交流: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化的阅读和多元化的理解,只要合情合理就予以肯定。

·友谊的可贵·诚信的价值·情感的真挚

3.齐读全文。

四、学习表达

1.这么好的一个故事,作者是如 ……此处隐藏15669个字……一种云称为“火烧云”?课文中的哪句话点明了题意?

(第一段第2节)

出示:天空的云从西边一直烧到东边,红彤彤的,好像是天空着了火。

4、自由反复朗读这句话,从词入手,请你谈谈你读懂了什么?(同桌讨论)

①从这句话看出火烧云有什么特点?(红)

②“烧”的意思和作用?

(“烧”字写出了火烧云的颜色、速度(动态)、范围以及“火烧云”名字的由来。)

③除了“烧”字写出了火烧云的特点,这句话中还有哪些词也表现了火烧云的红?(红彤彤、一直、烧、好像……着了火)

5、边朗读边体会这些词的作用。

四、品读感悟

1.个别朗读第一节、思考:红红的火烧云的形成需要怎样的条件?你从哪里看出来?(傍晚——晚饭过后;夏季——乘凉)

2.引读:晚饭过后,火烧云上来了。霞光照得小孩子的脸——,大白狗变成——,红公鸡变成——,黑母鸡变成——,小白猪变成了——,老爷爷的胡子变成——。

(1)它们的颜色为什么都变了?

(2)出示:“紫檀色”

注意“檀”的右下字形。

(3)为什么黑母鸡变成了“紫檀色”?

(黑+红=紫,紫檀木就是那样的颜色,看彩图左上角。)

(4)出示课后题3:

读一读,比一比,体会排比句的作用:

霞光照得动物的颜色都变了。

大白狗变成红的了。

红公鸡变成金的了。

黑母鸡变成紫檀色的了。

像这样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似,语气一致,意思紧密关联的短语或句子连成一串的修辞手法,叫“排比”。

指名一人读第一句,一人读二、三、四句,比较、体会。

(突出了地面上的景物在霞光映照下颜色变化的奇妙。)

3.人们对火烧云的出现是什么态度?(“笑盈盈”)

4.请你带着笑意朗读第一段。

以“变”为主线的,描写了火烧云变化的“多”和“快”两个特点。

(一)出示自学题:(分组学习)

1.小组朗读第二段,找到分别描写颜色和形状变化的小节;

2.小组讨论,完成课后题1/②,用直线划出有关词语;

3.独立完成:把颜色归类,每一类再另外写几种

(二)大组交流:

1.指名小组朗读描写颜色的小节,填空并归类:(出示课后题1/②)

颜色变化(多):红彤彤金灿灿……

半紫半黄半灰半百合色……

葡萄灰梨黄茄子紫……

变化(快):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

2.四个“一会儿”构成了排比句式,齐读,体会作用。

师提示:除了表示变化快外,还表示了什么?

(突出了颜色变化之多,之快。)

讨论:一般情况下,“一会儿”表示时间短,为什么在这里能表现出“变化多”呢?

3.师生配合朗读。

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,一会儿——,一会儿——,一会儿——,一会儿——,这些颜色天空都有,还有些——。

4.指名小组朗读描写形状的小节,填空。

出示:形状:变化(多):马狗狮子

变化(快):一会儿过了两三秒钟忽然接着一转眼

5.自由朗读4-6节,体会马、狗、狮子的变化是一个怎样的过程?

清晰(逼真)——模糊(不见了)

6.小组分配朗读,两人读描写形状“清晰”的句子,两人读描写形状“模糊直至不见了”的句子,并圈出描写“清晰”和“模糊”的词语。

文章中哪句话可解释“恍恍惚惚”,齐读。这句话也说明了火烧云变化多。

补充板书:又像这个,又像那个。

师引读:必须低下头,揉一揉眼睛,沉静一会儿再看。可是——

最后一句也说明了火烧云变化快。

3.背诵这段。

四、总结并朗读全文。

火烧云下去了,将迎来一个晴朗的夜晚。大自然就是这样,此起彼落,彼落此起。无限循环,变化万千。不但诗人、作家热爱它,我们每个人都热爱它。

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5

1、自渎课文三遍;

2、利用工具书自学生字、词;

3、找出不明白的问题作上标记;

导入新课:

上节课我们学习了《卡罗纳》一文,大家的一句话、一个动作,甚至一个眼神,都体现着对卡罗纳真挚的爱。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讲述了又一个关于“爱”的故事,板书标题:24给予是快乐的课下按要求预习课文

学生齐读课题这是一篇略读课文,3个要求旨在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

1、说说自己对课题的理解

2、检查预习情况:认读生字、词语

3、请学生自渎课文,做到读正确、读流利

4、默读课文并思考: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?

5、指名说,其他学生注意听;

6、师小结并随机板书:

保罗小男孩一辆新车发表自己的见解

自由读课文

边读边思考

学生自由发言本文情节曲折,叙述也很生动;此处主要是引导学生弄清作者的思路,把握课文主要内容。

1、再读课文,看看文中哪些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?哪些地方出乎你的意料?为什么?

2、指名说:(教师根据学生回答,重点抓住三个方面引导学生品读、体会、感悟)

(1)当小男孩听保罗说自己的新车是哥哥赠送的时候,惊叹地说:“我希望……”

a、小男孩为何惊叹?

b、谁能读出小男孩吃惊的语气来。

c、保罗听了小男孩的半句话,他以为小男孩希望什么呢?

d、可是保罗想错了,小男孩到底希望什么呢?谁来读读?

e、保罗听后吃惊了,这是为什么?

(2)保罗面对这个素不相识的小男孩,竟发出了请他坐车兜风的邀请。在兜风的过程中小男孩提出“把车开到我家门口”的请求时,保罗是怎么想的?但是这回保罗又错了。小男孩为什么要保罗将车开到他家门口呢?

指导学生读小男孩的那段话:要充满爱心。要读的感人。

多么坚定的承诺,多么美好的愿望!相信小男孩一定会实现自己的梦想。到了那时,谁最快乐?为什么?

(3)“他们三个人一起过了一个难忘的夜晚。”引导学生想象:这个夜晚他们是怎样度过的?为什么这个夜晚对他们三个人来说都是难忘的?

师根据学生回答,由保罗的难忘,体会他的内心感受,深化本文主题——给予是令人快乐的。

学生细读课文

边读边作标记

学生自由回答

说一说从保罗的行动中体会到什么?

指名回答

学生试读、指名读、齐读

学生自由回答

学生闭上眼睛想象他们一起过圣诞节的情景

学生结合课文内容理解

这一环节目的是通过多读、多想、多体会,感受人与人之间纯真美好的感情,明白快乐的真谛

《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.doc》
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,方便收藏和打印
推荐度:
点击下载文档

文档为doc格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