六国论教案

时间:2024-09-12 14:39:09
六国论教案15篇

六国论教案15篇

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,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,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、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。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?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六国论教案,欢迎大家分享。

六国论教案1

学习目标

1、理解:弊、率、完、暴、速、再、数、礼、宜、故事、颠覆等词语的含义。

2、学习本文运用设分论点,并举例论证论点的方法。

3、背诵课文,领悟借古讽今、对比论证等写法。

学习重点、难点理解文章论证过程及方法。

教学过程

一、自主学习

作者简介:

苏洵,字,号,“唐宋八大家”之一,宋代眉山(今四川眉山县)人。与儿子、苏辙并称“”,后人有诗称赞:一门三父子,都是大文豪,诗赋传千古,峨嵋共比高。

故事:苏轼二十岁时到京师去考进士,等考期间,有几个自负的举人看苏轼年轻,瞧不起他,有意戏弄。六个举人备了六个下酒菜,延请苏轼喝酒,苏轼欣然前往。入席,一举人建议为助酒兴,喝酒要行酒令,酒令内容是每人说一个历史人物的典故,联系那样菜,那样菜就归谁吃,行令要从年纪大的到年纪小的。其余五举人连声附和;好、好、好!

“姜尚渭水钓鱼”,年最长者傲气满脸地端走了鱼;“秦琼长安卖马”,第二位神气十足地端走了马肉;“苏武北海牧羊”,第三个毫不示弱地端走了羊肉;“张飞蜀都卖肉”,第四位不慌不忙地端走了猪肉;“关羽荆州卖豆腐”,第五个从容不迫地端走了豆腐;“诸葛亮隆中种菜”,第六个胸有成竹地端走了青菜。

全部菜被端走了,六个举人正准备高兴地吃喝,苏轼开口了:各位,该我行酒令了!他说出了六个字,不紧不慢地把六盘菜全都端到自己面前,然后笑眯眯地说:诸位兄台,请!

同学们想想:苏轼行了个什么酒令?

简介写作背景:

1、在我国历史上,战国是七雄争霸的时代。《六国论》中的'“六国”,就是指战国七雄中除秦国以外的齐、楚、燕、韩、赵、魏六个国家。秦国本来是个弱小落后的国家,经过商秧变法的彻底改革,经济和军事实力都强大起来;而原本强盛的六国却日益衰落。强秦向东夺取六国土地,六国也曾联合起来对抗秦国,这就是所谓“合纵”。但他们又各有自己的打算,所以这种联合并不巩固。秦国采取“远交近攻”的军事战略,韩、魏、楚三国都紧靠秦国,因此直接受到秦国的威胁和侵略,在秦国强大的军事和外交攻势下,纷纷割地求和,并最早被消灭,齐、燕、赵三国也相继灭亡。

2、北宋建国以后,对不断进犯东北、西北边境的契丹、西夏,一直采取妥协退让、屈辱求和的政策。到苏洵生活的年代,北宋统治者每年都要向契丹、西夏纳币输绢以求苟安。针对这种情况,作者在这篇文章中评论战国时期六国灭亡的原因,说明“六国破灭,弊在赂秦”,讽谏北宋王朝以六国为鉴,不要为契丹、西夏“积威之所劫”,一味赂贿以求苟安,而要奋起御侮,积极谋求“不赂而胜之”之道。

解题:

1、六国,

2、战国七雄地图(见课本)

3、文体:论,是古代常用的一种文体,分为两种:(1)政论:主要用于发表作者对于时政的见解和主张。(2)史论:通过评论历史,总结历史教训,为当时统治者提供治国借鉴。

《六国论》属于政论还是史论?

正音正字

暴霜露为国者小则得邑

思厥先祖父与嬴洎牧以谗诛

邯郸燕赵革灭殆尽

胜负之数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

二、整体把握

速读课文,感知文体和文章内容,并梳理结构脉络

三、具体研习课文

研读第一部分

①全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?

②本部分从几个方面论述这一中心论点的?

③第一自然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?

研读第二部分

①这两段文字是怎样围绕中心论点展开论述的?

②用一句话概括第3自然段的中心意思?

③本段怎样论述赂秦的危害?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?

④本段的中心内容,印证了第一自然段中的哪一句话?

⑤第四段中哪一句话能够概括齐国灭亡的原因?

⑥试比较燕赵两国的相同点与不同点。

⑦请找出第一段中与本段意思吻合的一句话。

⑧最后一句话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?

研读第三部分

①第五自然段是怎样展开论述的?

②第六自然段最后一句语带双关,请说明其含义。

四、课文总结:

文言知识点整理

一、通假字

1、暴秦之欲无厌

2、为国者,无]使为积威之所劫哉!

3、当与秦相较

二、古今异义

1、诸侯之所亡,与战败而亡者,其实亦百倍。

2、思厥先祖父,

3、今日割五城,明日割十城,然后得一夕安寝。

4、至于颠覆,理固宜然。

5、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,可谓智力孤危,

6、苟以天下之大,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,是又在六国下矣。

7、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

8、后秦击赵者再.

三、词类活用

1、赂秦而力亏,破灭之道也。

2、盖失强援,不能独完

3、小[形作名,小的战果]则获邑,大则得城

4、至于颠覆,理]固宜然。

5、燕赵之君,始有远略,能守其土,义不赂秦

6、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,

7、后秦击赵者再,李牧连却之。

8、惜其用武而不终]也。

9、以事秦之心,礼天下之奇才,并力西向

10、日削月割,以趋于亡

四、一词多义:

为:1、至丹以荆卿为计,始速[招致]祸焉。

2、洎牧以谗诛,邯郸为]郡

3、有如此之势,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

4、为国者,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!

以:1、不赂者以]赂者丧

2、秦以]攻战之外,小则获邑,大则得城。

3、思厥先祖父,暴霜露,斩荆棘,以有尺寸之地。

4、古人云:“以地事秦,犹抱薪救火,薪不尽火不灭。”

5、洎牧以谗诛,邯郸为郡,

6、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,以事秦之心,礼天下之奇才

7、日削月割,以趋于亡。

8、苟以天下之大,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,是又在六国下矣。

而:1、赂秦而力亏,破灭之道也。

2、战败而亡,诚不得已

3、起视四境,而秦兵又至矣。

4、故不战而]强弱胜负已判矣。

5、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,斯用兵之效也

6、二败而三胜 ……此处隐藏32776个字……④⑤ D.①/②③④/⑤

2.读课文第1段,本段共6句,其段内句间关系是下面图示的哪一种(数字是句子序号)?

3.课文“预习提示”指出:“文章开篇便提出了‘六国破灭,弊在赂秦’这个中心论点。”结合第一段课文思考:

(1)本段所提中心论点在文中是指哪句?( )

A.第1句B.第6句C.第1、6两句

D.1—6句E.1、2、4、5、6句

(2)如果中心论点是第1句,按“预习提示”所列那样删去“非兵不利,战不善”和本段最后一句,可以吗?如果是最后一句,删去第1句,怎么样?

(3)本段所列两个分论点和中心论点的关系是什么?把分论点删去,可以吗?

(4)比较本篇提出中心论点方法与《过秦论》的不同之处。

[附] “研习新课”答案及提示

1.C 2.B 3.①A(说明:B是本段论证结论。D、E误把分论点当中心论点)。 ②③提示:中心论点在首句,这是一个并列关系的复句,不是偏正关系的复句,两分句从两个不同角度陈述观点。“非兵不利,战不善”用否定句式排除异说,保证了后一分句正面肯定的确凿性。因为事物之间联系是复杂的。多方面的,单纯肯定“弊在赂秦”,并未排除“弊在兵不利”等其他因素。因此,中心论点应是第一句全句。文章的两个分论点,在本段实际上是论证中心论点的两个论据,它们从“赂者”和“不赂者”两方面的受赂秦之害的角度进行论证,加强了中心论点的严密性,增强了说服力。结句“故曰”,回应首句,形似重复,实乃对中心论点的强调,使之更鲜明、突出。(4)提示:本文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(和《改造我们的学习》相似);《过秦论》卒章显旨,先以论据论证,然后归纳出论点。

布置作业

1.完成课文后“思考和练习”一、三、四。

第二教时

教学要点

1.学习课文第1至第5小段,落实教学目的第1、4两项。

2.总结全文。

教学内容与步骤

检查作业

重点检查背诵、朗读。字、词、句练习在学习下面课文时,通过让学生口译课文即可检查纠正。关于“思考和练习”一,可让学生口头回答。

1.学习课文第2小段。

(1)学生口评本段课文,教师订正。订正过程中要特别注意:

①课文没有注释而学生容易理解错的文言词。如:“诸侯之所亡”的“亡””(丢失、失去)与后文“燕虽小国而后亡”的“亡”(灭亡)不同。这类词多在课后练习或预习提纲中出现,但仍然难免遗漏,如虚词“以”“之”等。

②特殊句式:除练习中提到的,本段仍有。如“则秦之所大欲,诸侯之所大患,固不在战矣。”“所大患”前两部分构成判断句,后一部分之前又省略了“赂者破灭”,译时对这类句子一定要仔细辨别。

(说明:以下各段都有这两种情况,在学生口译前一定要告诉以上两点,让学生结合上下文认真辨析。兹不赘述。)

(2)课文“预习提示”指出,本段承上文第一分论点展开论证。作者是如何展开论证的?即从哪些方面展开论证的?用什么方法论证的?对此,我们在阅读时应弄明白。请同学们根据下面提示来回答上述问题。

提示:读时注意文中的关键字词:“较”“古人云”和大量的反义词。为了便于大家思考,我们不妨来做如下填空:

①作者用和相比较,和相比较,两相对照,得出“秦之所大欲,诸侯之所大患,固不在战矣”的论断。从比较中可以看出,秦得地的主要原因是,诸侯失地的原因是,“固不在战”四字,深化了上面中心论点中的“,”的道理,证明了“ ”的观点。

②为了说明“秦之所大欲,诸侯之所大患”,即赂秦之弊,作者进一步作了如下对比,诸侯为“一夕安寝”,今日与明日相比,说明割地次数的频繁,且数量越来越;秦得“五城”“十城”之后。“ ”三字说明秦的“大欲”是“ ”的。从而证明:并不能苟安图存,实乃“ ”。在这一对比说理中,作者又将赂秦诸侯的'先辈创业之艰难与子孙的“ ”相比,先辈的“暴霜露”与子孙的“ ”相比,斥责了赂秦者的卑鄙无耻。

③以上两层用了论证,下面作者又用古人名言“ ”印证了自己的论证。这是用法来论证的。

[附]填空答案

①秦攻取之外所得;战胜所得;诸侯赂秦所亡之地;战败而亡之地;诸侯赂秦;赂秦;非兵不利;战不善;弊在赂秦。②割五城;割十城;大;又至矣;无厌;赂秦;破灭之道;不甚惜;一夕安寝。③对比法;以地事秦,犹抱薪救火;引证。

根据上面练习,自己口答本题开始的问题。

(3)本段文字生动,充满情感。为了体味这些,我们可用“删减质疑法”来研读这段文字。所谓“删减质疑法”即从原文中删去某段或某些词句之后和原文比较孰优孰劣,提出质疑。如:

①删去“诸侯之所亡,与战败而亡者,其实亦百倍”句,可否?

②删去文中关于创业之难的内容,表达效果如何?

(提示:①从反复修辞格的作用去考虑;②从对比修辞格的表达效果去考虑。参看“思考和练习”二。)

请用上面质疑法自己设疑,然后思考或与同学讨论,求得答案。

2.第3小段自学提示:

本段承上文中心论点的第二分论点展开论述。作者运用例证法,分析了“不赂者”齐、燕、赵亡国的原因,进一步论证了中心论点。读本段课文,应注意思考这样几个问题:

(1)本段的“不赂者”指哪三国?由此可知,上段的“赂者”指的是哪些诸侯国。

(2)本段和上小段在写法上的不同点之一是,上小段把赂秦的诸侯国放在一起总写,本小段则把齐和燕赵分两种情况写。若本小段像上小段那样处理史实,可否?

(3)作者在分别写齐和燕赵时,对这两种情况使用了不同感情色彩的词。请从课文中挑出几个代表性的词句加以体味,说说作者对齐的态度是什么?对燕赵的态度又是什么?然后朗读课文,力求把这两种不同情感色彩表达出来。

思考提要

“赂者”指楚、韩、魏,“不赂者”指齐、燕、赵。作者把楚、韩、魏三国合写,是因为他们对秦的态度完全一样——争割地而赂秦,所得到的后果也一样——皆因赂秦而力亏,终致灭亡。把齐、燕、赵放在一段,是因为他们都是赂秦的间接受害者,“盖失强援,不能独完”。但是,不赂秦的三国在对秦的态度上又分两种:齐,与秦交好,不助五国;燕、赵则守土抗秦。因此作者把两者分述,以使人明白:齐是自食苦果,不值得同情、惋惜(所以作者用“齐亦不免矣”这种平淡冷漠的语气陈述其亡国之因,以示对其鄙夷);燕赵之君“始有远略,能守其土,义不赂秦”,值得肯定、赞扬(所以作者用了褒义词)。他们的灭亡,不在“用兵”,而在“用武而不终”。燕把抗秦的希望寄托于刺客,赵自去良将,毁其“长城”,这是值得惋惜的(注意“惜”字);同时燕赵灭国还有失掉强援,智力孤危的外因(所以作者用了“且”强调外因,“诚”表示理解),值得同情和理解。我们朗读时应在理解原文的基础上,努力再现作者的情感色彩。本段最后一层,用假设举例法总括2、3小段,再次强调了中心论点,也为下文的结论提出在客观上作了铺垫。

《六国论教案15篇.doc》
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,方便收藏和打印
推荐度:
点击下载文档

文档为doc格式